《中部高教研究》创刊座谈会于3月28日在郑州召开,由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和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联合主办。会议以“集智聚力、共谋发展——推动《中部高教研究》期刊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凝聚高等教育领域和学术期刊编辑出版领域专家的智慧与力量,为《中部高教研究》期刊擘画蓝图。刘兆瑜副校长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现场
与会领导和专家有: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省教育厅原一级巡视员、副厅长刁玉华,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社会科学研究与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处处长韩冰,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一级调研员史文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副处长张小茜,省高等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郑州轻工业大学原党委书记俞海洛,省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赵国祥,省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吴长运,新乡学院党委副书记宋伟,郑州师范学院副校长周倩,郑州警察学院原副校长袁广林,河南教育报刊社社长侯岩,《郑州大学学报》主编郑素侠,《中州学刊》原社长、主编李太淼,《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副主编陈留院,郑州大学教育学院特聘教授杨光钦等。
座谈会上,刘兆瑜副校长介绍了《中部高教研究》创刊申报获批过程和今后的发展设想。表示《中部高教研究》作为一本专门研究高等教育的学术期刊,其办刊定位为:首个中部地区高等教育研究学术期刊,立足中部、服务全国,注重学术性、创新性、前沿性,重点聚焦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问题,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高等教育学科前沿问题。
刁玉华在讲话中指出,《中部高教研究》的创刊,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重大战略的具体行动,也是服务中部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为切实办好《中部高教研究》,刁玉华提出四点意见:一是把牢办刊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办刊工作,坚持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舆论导向。二是把准办刊定位。要立足中部、面向全国、放眼世界,把《中部高教研究》办成高水平的一流学术期刊。三是把好质量标准。要按照高水平学术期刊的质量标准要求,坚持质量立刊,高目标定位、高起点规划,每一篇文章都要严把质量关。四是把握创新机遇。紧跟科技创新前沿,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新媒体平台赋能期刊建设。刁玉华还对当前要加快推进的几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韩冰在讲话中对《中部高教研究》的创刊表示祝贺并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锚定办刊方向。要把牢政治方向盘,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健全从选题策划到内容终审终校的全流程把关机制,坚持服务国家发展重大战略、服务区域发展、服务学术创新。二是强化质量意识,打造学术品牌。严把入口关、强化过程关、拓展出口关,确保稿件学术水平,提高编辑队伍专业化水平。三是创新办刊模式,激发办刊活力。构建学术综合评价数据平台,为专家学者提供精准研究支撑。探索数字化办刊模式,探索开门办刊机制,增强期刊在中部高等教育界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营造良好学术生态,及时解决办刊中的问题,维护期刊的学术公信力。
座谈会上,各位领导和专家,围绕期刊定位、稿件质量把控、编辑人才培养、出版平台建设、扩大学术影响力等内容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研讨和交流。
会议最后,刘兆瑜副校长代表期刊《中部高教研究》的第一主办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向各位专家的热烈发言和传经送宝表示感谢,要求编辑部认真学习并消化各位专家的真知灼见,并表示学校在河南省教育厅的领导下,一定不负重托,坚决完成《中部高教研究》高质量办刊任务。